从实时靶向研究到实时内吞,SPR都是研究药物传输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SPR用于药物递送
药物的递送是药物制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新的生物制药,药物的内吞须由纳米药物载体来促进。同时,新的凝胶和贴片配方需要对药物纳米粒子、纳米粒子靶向、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从物质中释放的药物进行深入的了解。用于药物输送的纳米粒子和对比剂通常由聚合物、二氧化硅、金属、脂质体、病毒、DNA多聚体和新外体和其他微囊组成。
选择SPR用于药物递送研究的4个理由
1. 药物大小不受影响
2. 从药物靶向到内吞的研究
3. 纳米粒子聚集
4. 从静态到动态的纳米颗粒测量
SPR可以回答药物递送方面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 什么是最好的药物纳米颗粒?
2. 一种纳米药物载体的吸收路径是什么?
3. 纳米粒子如何与脂质双层膜相互作用?
4. 药物从不同材料中的释放率是多少?
5. 一种纳米粒子或病毒是如何进入细胞的?
用SPR检测脂质层特性
脂质膜可以在体外实验中模拟生物屏障,如细胞膜。也有可能将其他分子,如受体或膜蛋白结合到脂质层结构中,以模拟生物膜的特定功能。由于这些性质支持的脂质层结构可以在生物化学和药物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表征了吸附在不同基质上的脂质层结构。SIO2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表面支持脂质双层(SLB)的形成,而巯基聚乙二醇支持囊泡层(SLV)的形成。计算沉积脂质层的厚度和折射率:SLB约5nm厚,SLV约10nm厚。